
03
CHAPTER
064 136
三、社區化之呼應
全球化與社區化是一體的兩面,強調社區總體營造的重要性。
在面對全球化、無國界的競爭下,相對地應有在地化的思考。在洲際區域
性、國家、城市、或社區均需發展其在地化的競爭特色,對社區化不僅是情
感的鄉愁,更應是創造在地化的就業機會與特色產值。未來我國在推動社區
觀光、休閒產業時,可讓青年根留社區,讓青年對自己社區產生更多的認同
與投入,讓就業機會在不同城鄉間平均分配。
四、產業多元需求
應建構良性而平衡的產業生態鏈,追求國家資源配置。
在國家資源配置的公平性方面,不應過度集中於高科技產業,而應在不同
面向之產業,有不同資源的挹注,尤其是觀光、休閒或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褔
利或文化產業等,屬於低科技高質感的產業,對提升生活品質有很重要的貢
獻,未來政府在這方面應有更多資源的挹注。
五、國家競爭力提升
國家核心競爭力在於公民社會的發展,發展策略應由國家戰略地位角
度出發。
總之,我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是公民社會的發展,由國家戰略地位角度
看,發展人權、文化、藝術、人民健康的表現,才是決定國家尊嚴、地位之
所在,凡此皆有賴公民社會組織及非營利組織的推動。
貳、全民社會振興方案之架構
本會研擬全民社會振興方案,預定從下列六個部份加以建構,分別是「行
政部門的具體措施」、「人力資源建構計畫」、「社區總體營造與多元化產業
政策」、「國際交流計畫」、「設置非營利組織中心」、「其化部門的投入」,
謹報告如下:
第一部份:行政部門具體措施
一、編列預算。為振興公民社會的理想,有關政府部門應作的第一件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