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7
同時,也希望產業界更具社會
責任,除現行以捐款方式或贊助
某一特定方案方式,進而能有一
高度共識,甚而可讓法律規範,
讓產業界的公民參與有更好的表
現。
參、結語
隨著社會環境迅速變遷,國內
非營利組織的數量不斷成長,所
關注的焦點也日趨多元,近年來
其蓬勃發展已形成與公部門和私
部門鼎足而立的第三部門,對人
民的生活亦已產生相當之影響。
雖然國內非營利組織所扮演角色
之重要性與日俱增,但是有關非
營利組織的發展環境卻極不健
全,如何讓非營利組織展現充沛
的社會活力,並對社會公益作更
多積極貢獻,有賴透過立法建構
相關支持條件。本會目前正配合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研擬「非營利組織發展法」,立
法目的在提供便捷化與透明化的
非營利組織發展空間,保障公民
社會中多元組織的自主與互動,
促進公民社會的實現。期望藉由
上述立法計畫及施政計畫,活絡
第三部門發展。
(青輔會 林芳玫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