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4 136
03
台灣經濟起飛時代,性別與經濟活動的關連很少被討論,
一方面因為傳統文化的限制,女性被期待扮演「家務總
管」、「母親」、「妻子」、「媳婦」等忠誠的支持性角色,
另一方面就算女性投身商業事務,往往只能以填補式人力或
「老闆娘」的附屬型角色出現,致使大家往往忽略了女性在
經濟領域上的表現與貢獻。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開放,女性的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大大
增加了女性在職業勞動的參與率與自主性。此外,整體外在
環境的變遷,包括產業結構轉型以服務業為主、貿易自由化
與全球化的趨勢,以及知識經濟的發展等等,都帶來更多的
機會與希望,讓愈來愈多的女性得以掙脫傳統的性別角色的
束縛,走出屬於自己事業的天地。不論是頭家娘或現代一般
想自行創業的女性,從賢內助、就業到創業的轉型與發展,
不只是傳統女性角色的釋放,也是兩性關係因應時代變化而
互為主體、互相尊重的時代。因此頭家娘的名號也應步入台
灣經濟發展的歷史,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中性的專業職稱,即
事業育成家。
據估計,女性企業負責人約佔全世界經商人口的1/3—
1/4,可見得女性創業已是世界趨勢,其所展現的經濟力量更
是不容小覷。而從一些國內外關於婦女創業的統計數字,我
們可進一步瞭解婦女創業的成長趨勢及對經濟的實質影響。
以美國為例,根據「女性企業負責人基金會」(The National
Foundation of Women Business Owner, NFWBO)的統
計,到1999年為止,共有約910萬家企業是女性所創辦,佔
了全美國企業總數的38%,而這些女性企業所雇用的員工人
數高達2750萬人,超過財星雜誌前500大企業員工人數的總
和。另外,自1992年至1997年,美國女性雇主企業的數量,
其增加速度是全國成長速度的2倍半,從6%上升到16%;女
性雇主企業之就業成長率更是全體就業成長率的3倍(28%
v.s.8%)。在加拿大,有超過70萬家的企業是由女性經營,
佔所有企業的30.3%,提供了170萬個工作機會。
CHAPTER
從台灣經濟奇蹟談起——女性與微型創業的發展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