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心協力的配合努力之下,來促進提昇婦女
的社會參與。這邊所談到的婦女參與社會
的項目,包含勞動的參與、政治的參與、
公共服務的參與等等。由於國家婦女地位
與婦女發展狀況是評量國家發展的重要觀
察指標之一,因此友善參與環境的營造以
提高婦女社會參與便成為國家施政的首要
工作。
首先對政府部門來說,公務部門必須系
統性、制度性的拔擢中高階的女性主管,
達到領導階層性別平衡的目標,這樣的過
程同時會對於企業部門及第三部門產生示
範作用。此外需大力推動照顧產業,培育
足夠的專業照顧工作者,不但造福廣大以
照顧工作為業的婦女,更可有效
卸除女性參與社會的後顧之憂。
在企業這部分必須以積極的作
為,發展工作及家庭平衡的政
策,例如部分工時與彈性工時的
運用,讓女性員工職涯發展不致
因為生育或是家庭照顧責任的負責而中
斷,而企業本身也可已有更為靈活、彈性
的人力資源運用。
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性別(gender)
乃來自社會建構,而在此一社會建構的過
程中,發展出了許許多多的性別刻板印象
與歧視,並藉由有形無形的教育的內容
與,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學校
的正規教育,代代的傳承下去。因此,從
教材內容、教育工作者著手,發展建立多
元化的性別角色教育,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的複製。
第三部門的非營利組織,乃是女性參與
社會的重要管道,不論是從業人員或是投
身其中的志工行列,都以女性佔多數,因
此,對於非營利組織女性領導人的培育,
更顯意義重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參與社會的類型
與程度正不斷的擴充提升中。從家庭、社
區、職場,乃至於公共服務,甚至是國際
舞台;從公部門到私部門,從營利組織到
非營利組織,從傳統行業到非傳統行業,
在各個領域、各個環境,我們都可以看到
愈來愈多女性的身影,為社會
福祉的提升不斷的努力。步出
傳統束縛走進社會的現代女
性,為大家展現了婦女參與社
會的條條大道與萬種風情。
(青輔會 蔡佩珍研究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