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行政院青輔會年度工作報告
33
2005
年~
2006
年
9
月
1-3
日中山樓舉辦全國會議
共邀請
38
位專家學者、
產生
8
本總結報告
總統、行政院長
及
6
位部會首長聽取結論報告並回應
2006
青年國是會議成果表
分區會議共邀請
213
人次學者專家出
席,
產出
36
本報告
2005
青年國是會議參與青年公民人數統計表
預計出席人數 實際出席人數
出席率(﹪)
系列一中區
160
123
76.87
系列一南區
160
117
73.12
系列一北區
320
231
72.18
系列一東區
100
74
74.00
系列二(預備)
60
53
88.33
系列三
38
35
92.10
全國
164
153
93.00
總計
1002
786
78.40
2006
青年國是會議參與青年公民人數統計表
預計出席人數 實際出席人數
出席率(﹪)
系列一北區一
200
136
68
系列一北區二
200
135
67.5
系列一中區
200
155
77.5
系列一南區
200
149
74.5
系列一東區
100
73
73
總計
900
648
72
2005
青年國是會議參與青年公民建言統計表
會議系列
願景
/
議題數
行動方案數
系列一
99
268
系列二
12
169
系列三
23
100
總計
134
537
系列三、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國際參與
以「海內外台灣青年行動論壇」方式舉辦,激發
海內外台灣青年對台灣國際參與的行動方案
系列二、我們對焦點政策的主張
以「公民共識會議」方式舉辦,探尋青年對特
定焦點政策的主張
系列一、我們對台灣未來的主張
以「公民對話圈」方式舉辦,凝聚青年對台灣
未來的願景與行動方案
◎台灣與全球化經濟
◎台灣與全球治理
◎台灣與全球公民社會
◎青年就業
◎教育資源
◎青少年政策
◎民主政治與兩岸關係
◎社會公義與國家發展
◎媒體與文化
2005
青年國是會議總主題
台灣未來 民主審議
2005
青年國是會議審議議題架構圖
參加了一連三天的北區青年國是會議,感觸很深。本來第一天都覺得
還好,就主持人在說整個會議規則的時候,我也覺得不以為然,覺得這幾
點小要點就是民主嗎?到底有什麼好玩的?直到大家在討論中遇到很多
爭執和非共識,我忽然感受到民主的真諦,有一種很感動的感覺。因為我
們那組還算是遵守會議規則的人,當每個人在發表自己的意見,又遇到不
同意見的人,大家懂得去思考對方的意見,對方的出發點,去幫忙對方釐
清問題,而不是一昧的去否定對方、謾罵對方,這兩種討論的方式是非常
不同的。民主政治不是一張選票,而是一種謙卑的態度,尊重別人的態
度,愛惜對方如愛惜自己的態度。要是大家有這種觀念與思維,我們的國
會就不會積了那麼多個法案還沒解決。而這些,我們這些年輕人才學了
不到
48
個小時竟然就可以漸漸做到。
的確,懂得去尊重別人的聲音真的是很不容易。去仔細聆聽,去思考和
你意見不一樣的聲音不容易。說,大家都會說,做到的卻沒幾個。民主政
治的真諦在那時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原來就是謙卑、尊重,而並不是政治
人物所說的,有了那一張薄薄的紙,然後蓋個章再把它投進去一個箱子
裡面。
在這三天,另外的感觸是說,原來台灣也有很多年輕人懂得去愛自己的
國家,跟我有一樣的想法,絕對不是想把國家放在那邊給它爛掉。大家都
是理性而且對自己身處的這個國家給予相當大的厚望,希望能夠變得更
好,更有希望。這三天裡面也認識到很多不同的朋友,接觸了不同背景各
式各樣的人,讓我印象深刻,甚至是打從內心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