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他們提出的結合各科全校性主題統整服務活動,尤其值得國民教育九年一
貫課程主題統整活動作參考。
伍、結語
美國傳統社會服務自1990年代以後走向服務學習,我國近年來也開始在中、
大學中積極推動服務課程,但因服務未能與學習結合,且缺乏有系統的設計、
規劃、定向、督導及省思安排,讓服務只淪為清掃,甚或因公共服務列入推甄
入學項目,青年學生利用假期當志工,只求混過時間,拿到志工証明,根本無
法體會服務帶來的真義與學習,擔任志工反而成為一種升學利用的工具。
為使服務不是一句口號或形式,更能發揮其積極的學習效果,今後服務學習
方案或課程,應掌握服務學習中合作、互惠、多元、學習及社會正義的特質,
透過嚴謹的設計、規劃、定向、督導、省思與評量,與學生課堂經驗作結合,
除現行課外服務外,更能鼓勵各任課教師於其任教專業科目中結合服務,尤其
是公民相關的課程更應率先融入,更可配合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設計結合各
領域的全校主題統整活動。而學校也應有專責單位,負責與社區及非營利機構
聯繫,建立各種服務管道,並協助教師配合學生認知發展來設計結構化省思活
動,更應為全校教師安排機會參與社會服務。服務學習將會在課程學習、個人
發展、公民能力與貢獻社會上發揮真正功能,為社會培養新世紀具反思行動能
力的公民,當服務學習成為後現代21世紀的普遍現象,台灣也才有邁向「志工
和公民社會的」的可能。
(摘自「從服務中培養反思行動公民-服務學習的理論與實施」一文)
(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黃玉)
086 136
03
CHAPTER
公民責任
(美化社區公園)
(資料來源:Fertmam ,White &White,1996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