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36 / 54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36 / 54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在馬來西亞參訪時還可使用中文,但來到菲律賓Olango小島服務的同學,則須以

英文混雜著肢體語言與當地人溝通。營隊中文教學組的簡同學,敘述了當時情況:

「那次活動內容包含刷牙、頭蝨清理、衛教觀念宣傳、當地水筆仔復育及中英文教

學。因為孩子們都很活潑,所以就算語言不甚相通,過程依舊很順利。」

倒是有一件小插曲,讓簡同學內心產生極大的衝擊:「一開始幫他們上課,學生

們全都聚精會神,讓我很有成就感。但課程結束發送禮物時,孩子們卻如暴動般過來

爭搶文具,讓我對他們的好感瞬間破滅,甚至質疑他們之前的認真態度,難道只是想

換取這些物品?發送物資的我們,是對還是錯?」

結果,簡同學與其他夥伴共有的疑惑,經過帶隊師長的解釋與自我反思後,都轉

換為更深的感悟。簡同學說:「回國後,我發現這次活動成為我人生中重要的轉捩

點;未來,社工極有可能就是我要走的路。我和同伴們也相約,明年還要回到島上去

服務,讓我們的愛,可以持續發揮更多力量。」

服務學習獎勵計畫-績優行政人員:國立羅東高級中學胡敏華主任

胡敏華主任,始終秉持著勇於任事,敢於創新的積極態度,尤其對於生命教育的推動全力投入,服務學習

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涵,更是培養學生落實生命教育知行合一的最佳策略。

愛心領頭羊

「右手行善,不要讓左手知道。」嘉義華南高職學務主任柳勝國,

常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更要學生銘記在心。

服務學習推動至今,自己身體力行,幫助過無數貧困孩童與家庭,

但這些對於柳主任來說,實在不足掛齒。

深入泰北邊境 體驗不同的生活態度

柳主任實踐服務的第一站,就是成立「百合志工團」,帶領學生深入泰北邊境。高

二的楊詠閎同學是百合志工團成員之一,跟著柳主任一起到了泰北-這個被大家遺忘、

非常需要資源與關注的國度。詠閎在此當起了中文小老師,身負教導中文注音的重任。

「ㄅ、ㄆ、ㄇ,大家要發音清楚喔!」詠閎在臺上指導,臺下學生則跟著他的嘴型反覆

練習。但這批學生很特別,小自6歲、大至40歲,而這還只是服務學習內容的一小部分。

下課後,詠閎和一群村落裡的孩子玩起了母雞帶小雞遊戲,當下,他卸下了高職學

生的身份,將自己的熱情與愛心,灌注在這偏遠國度的土地上。「回想起短短五天的泰

北偏遠山區服務,經歷了許多在臺灣未曾見過或做過的事。第一次沒有睡在床上,只能

打地鋪睡在教室的地板上,一開始很不舒服,但後來漸漸習慣了。」詠閎回憶當時,因

為地處偏遠山區,物資極度缺乏,在泰北的小村落,上課受教育是一種奢侈的享受。來

到這裡之後,參與服務的學生們體驗到相當「原始」的生活,也是從那時開始,大家更

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看見那裡的小孩,跟我們揮手說再見,但臉上滿是不捨。第一次

有這種感覺,心裡酸酸的,那一刻,真的不想回家了。」學生們紅著眼

眶,訴說這段存放在心底的回憶。

捲起衣袖 親身力行

說真的,很多老師都不敢去泰北,但我們的孩子卻是搶著去!」

柳主任講到這裡,臉上掛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