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age  60-61 / 86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60-61 / 86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60

行政院青輔會年度工作報告

61

2005

年~

2006

「青年產業」及「產業發展活力」─

9

2006

願景

創業輔導業務方面,應思考新的作為,從創意的產生、育成到媒合,還

有資金的部分,應形成有系統的全套創業輔導體系。

(1)

研究設立青年創業投資基金。

(2)

思考如何強化青年部門系統,從青創輔導網和婦女創業輔導中,可感

受到協助力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在設立青創輔導網及創業顧問

群時,應往青年部門整個大方向來思考建構。應思考青輔會被整併之

後,如何在政府、民間留下一個跨政府、企業、

NGO

三個部門,包含組

織、人跟錢的網絡,讓這個網絡持續長久存在,協助青年創意及創業

的發展。

(3)

青少年創業教育,延續今年的原鄉時尚和

MIB

,另可思考第三系列「觀光

休閒產業」,從創意比賽、育成到創業輔導三階段,搭建成完整系統。

(4)

把飛雁專案已經做過的經驗來轉化成文化創業產業輔導過程。

(5)

加強民眾諮詢服務,包含業務資訊的了解、轉介,或連結顧問群等,可

考慮結合

Youth Hub

網站以資料庫的形式運作。

(6)

提供創業相關資訊並非只能透過講座,可考慮透過網站

(

Youth Hub

網站

)

,把多年來累積的專家學者講座內容,有系統的呈現出來。譬如

可利用虛擬人物的方式,讓青年在網站上互動學習。

(

)

「青年文化」及「國家意象創造」

:

1.

理念:激發青年創意,型塑新的青年世代文化,累積國家意象

青輔會許多業務都是在激發青年創意,是在型塑新的青年世代的文

化,這個文化的定義可以是一個

Life Style

,從青年的語言、想像、具體的文

化消費,到生活風格等等,這一代青年文化生活有一股很強的活力,這股

活力,期待能夠透過青輔會或是政府相關的業務,協助這樣一個青年文

化的形成。

MIB

與原鄉時尚業務,雖然是某種創業指導的過程,但是其實很重要

的是透過產業化的過程,讓這個文化可以具體在日常生活中紮根下來,並

且接上在地文化的一個新發展,原鄉時尚創意比賽,我們期待透過年輕

人的視角、年輕人的詮釋重新去解讀台灣各項原鄉的元素,包含文化的

元素、包含記憶的元素,包含空間的意象,甚至可以包含歷史、社會、世界

等等,如何從既有的原鄉汲取創意,再以現在的設計跟現在的語言重新再

現、重新塑造、重新包裝,它事實上是未來創意產業很重要的元素。

幻想法國普羅旺斯,就可以感受到它某種風味,這種存在記憶內的

文化意象,其實是不斷透過原鄉再現、產業化的過程,跨國際、媒體宣

傳,成功地進入訊息接受者的記憶中,像「韓流」或是美國西部

countr y

style

,就是透過產業,將一個國家最在地的元素,進行全球的傳播,也惟

有最在地、最原味、最具有在地特色的,才能在全球的競爭當中產生差異

化,形成競爭力。應思考如何在青年文化的形成過程當中,不僅將創意發

揮出來,而且也能夠接回原有的文化資產與文化系統,透過他們的創造

力與文化系統的結合,用國際語言重新詮釋、包裝及國際行銷,不僅可以

讓我們的文化產業在全球化的競爭過程當中具備特殊性和差異化的風

格,同時進行了國家意象的創造。

惟有透過生活才會累積形成國家意象,青輔會在推動這些業務背後真

正的想法是,透過青年文化的推展,能夠協助青年文化的發展,進而決定

我們國家意象的創造;當青年走到國際上時,我們國家意象同時也走到

國際上,當青年在生活週遭將這文化意象生產出來,其實就共同決定了我

們生活的社區

(community)

,我們對它的感覺與詮釋,這背後是整個國家意

象的創造。

在推動青年旅遊時,發現在全球的競爭當中最缺的就是國家意象;國

際青年不知道為什麼要來台灣,而「台灣」所代表的又是什麼?聽到普吉

島、日本,大概可以想像整個觀光的過程、探觸到的文化系統。但是當一

個國際觀光客要來台灣旅遊時,我們並沒有給他這樣一個充足的想像

力,所以在推動觀光時會覺得困難,其核心就是沒有具體的國家意象。

要讓國際觀光客來台灣旅遊,第一個理由是這個國家的魅力,魅力是

一種文化或是歷史的想像,台灣人是怎麼樣生活的?吃什麼?用什麼?在

那裡的自然景觀背後所可以感受的人文是什麼?台灣缺少這樣的魅力。

所以,期待可以透過青年文化的產業的建構,逐漸累積國家意象,其中

青年旅遊是最具可能性。青年背包客是最好的一個文化的探索者,推動

青年旅遊,不僅在未來客觀的市場上可以看到它的前瞻性,也能在未來青

年文化及國家意象的創造中看到它的重要性。

其次音樂展演產業的部份,在推動過程中,試圖在地出發,結合音樂人

創造一個屬於台灣品牌的音樂節,台灣也能創造出擁有在地的特色、匯

集在地音樂人才且具國際聲譽的音樂節,這個過程也是在一個國家意象

創造的脈絡裡,期待未來到文化觀光部時,同仁仍能有意識的透過國家

的資源來持續進行,非常札實的從在地產業、從整個生活層面去建構,從

大環境去解決,選擇最重要也最優先的問題,從上位政策的定位,才能看

出它未來的重要性及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