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4 / 38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4 / 38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4 

Where

)、和誰(

Who

)、做什麼(

What

)、為什麼而做(

Why

)、

如何做(

How

)。另外,還可以再加上多少錢(

How much

)或者

多少(

How many

)。建議不妨依此概念寫出工作細流或列出各項

工作的負責人、活動主題、活動時間、地點,甚至是活動備案以

及臨時狀況處理,將會使計畫執行更為順暢。

二、職涯輔導活動成效評估與追蹤

職涯輔導活動成效評估,一方面可以瞭解目標達成情形,以

及活動經驗對學生帶來的實質影響,另方面也可以檢討未達成的

目標,對問題點提出改善策略以及後續做法。成效評量並沒有一

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公式,在做法上,通常包括直接證據與間接證

2

大類。

在直接證據方面,主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許多人會

選用關鍵績效指標(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即日常生活經

常聽到的

KPI

來展現成效,此一方法強調具體、客觀、可衡量的

量化數據指標,著重結果論,不看過程和內容,例如滿意度要達

80%

以上。只是成效不只是數據,包含參與者的態度與情意改變。

因此,在成效評量方面,加上間接證據作為輔助說明,較能完整

呈現整體成效。間接證據著重學生職涯學習感受的質性描述,例

如積極投入職涯探索活動,主動參與就業力討論等。不論是直接

證據或間接證據,在科技發達的資訊社會,運用照片與影音製

作,以更接近原貌的呈現成效,也讓成效評量發揮更廣、更遠的

影響效果。

追蹤則強調根據評估階段所提出的改善建議,進行調整與矯

正,以利未來的職涯輔導工作越來越進步。整體而言,計畫、執

行、檢核及行動,是一個持續循環的動態過程,職涯輔導工作規

劃只要重覆執行此四個步驟,就能持續從中學習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