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age  14 / 136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4 / 136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青輔會在這兩年持續關注台灣公民社會的發展以及第三部門

的能力建構,雖然贏得各界不少的掌聲與回響,但是在過程

中也面對了不少的質疑,認為青輔會違背組織設立要點,甚

至有點不務正業。針對像這樣的問題,身為中央部會是必須

有所回應及說明,因為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建立政府對政策

擬定的責信度與透明度,而民眾在瞭解內容之後可以繼續對

政府以公民社會的民主方式進行監督,形成一個共同參與的

良性機制。

首先,單純就公民社會與青輔會業務執行的關聯性來看。

青輔會雖為中央部會,但是比起其他部會來說公務預算及人

員編制的規模較小,但是有關青年輔導的業務卻涉獵極廣,

從青年的創業、生涯規劃、青年領導知能的培育、到公共服

務及志願工作的提倡,對於青年發展來講各項都是可深可廣

的業務。因此站在青輔會角度來說,與第三部門建立良好的

伙伴關係已經是我們從事業務的方式之一。但是在這兩年我

們更積極投入的發展第三部門的基礎建設,提升非營利組織

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能。我們相信這樣的經費不是支出而是投

資,藉由組織的能力建構來提升組織的服務方案,使得組織

的服務對象受惠,同時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完成了整體社會公

共利益的輸送。

但是就更深遠的角度來看,青輔會的業務是站在中央部會

的角度,制訂青年輔導的各項政策,來培養優秀的青年人

力,並妥善規劃青年人力資源以提高台灣的整體競爭力。但

是從當前的國家產業發展來看,傳統產業的沒落、高科技產

業的過度發展,以及其他產業可能性的不瞭解,使得國家的

人才培育的觀點過於狹隘。這樣的青年人力資源的發展趨

勢,除了造成勞動力市場與產業需求不符,更嚴重的是當全

球經濟景氣低迷或產業結構發生巨大轉變時,台灣的青年人

將會發生相當大的就業危機,而影響國家的整體競爭力。這

也是本會為何一直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公民社會的發展,

協助第三部門成為正式經濟體系下的產業重要原因。也可以

014 136

01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