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技能,以順利進入工作世界,成為有用的人才。
資訊科技發達,使得世界變化更快,
20
世紀中,資訊化、自
動化帶動工業
3.0
,及至
2013
年德國提出工業
4.0
,透過虛實整
合,從服務顧客驅動研發、供應鏈和生產,徹底改變商業模式,
朝向買方為主的客製化、高效化服務。機器人、無人機接續進入
生活,這不只是企業的問題,也是社會、法律、勞工、教育議題,
更會影響每個人的生涯發展。如今,人們所面對的生涯問題不只
是職業的選擇,而是自我與現實調和的歷程以及生命意義的尋
找,基於此一環境脈絡的變動與因應,傳統職業輔導著重人境適
配,講求線性、科學以及運用實證觀點來解釋職業選擇的作法,
已無法協助個體如何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適應,取而代之的是可
以協助個體擁有更多彈性應變能力的「生涯輔導
1
」(
career
guidance
)、「生涯教育
2
」(
career education
)和「生涯諮商
3
」(
career
counseling
)。
第二節 華人社會的生涯觀
4
華人生涯選擇深受儒家關係主義以及科舉制度影響。個人的
生涯選擇不同於西方的自我決定,必須考慮與自身相關的重要關
係做出生涯決策,其中又以父母的影響最大。父母為五倫之一,
1
生涯輔導定義為「協助個人自我瞭解、掌握工作世界的訊息、發展生涯規劃所需
技巧等與生涯發展和生涯抉擇有關的服務」。
2
生涯教育定義為「從教育的立場,強調在普通教育的過程中,將實際生活及職業
世界有關的訊息,融入幼稚園至高中、甚至大學的課程中,以增強學生職業選擇
的能力,協助其獲得工作技能,透過更有意義、更符合學生志趣的教育方式,增
進其學業成就,以為成功的職業生涯作最佳的準備」。
3
生涯諮商則需要介入更廣、更深,將其定義為「將心理諮商專業的基本原理應用
於生涯課題上」。
4
吳淑禎(
2017
)。華人文化脈絡中的生涯觀。教育議題課程講義。臺北: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