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第三章 職涯發展課程
第一節 大專校院職涯發展教材起源與過程
據鍾思嘉(
2008
)的歸納,臺灣大專校院學生對於未來職涯
的煩惱來自「五不二缺一沒有」。「五不」是:不瞭解自我、不
瞭解現實世界的運作與要求、不清楚所學專業與未來發展關係、
不知如何處理理想與現實衝突、不知如何做決定,「二缺」是缺
乏工作世界的資訊、缺乏動機與主動探索,「一沒有」是對所學
專業沒興趣,結果造成大專學生在學期間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茫
然、進入職場後面臨學用落差(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2016
)。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以下簡稱青年署)於民國
102-103
年委
託何希慧、劉孟奇、劉淑慧、辛宜津研發大專校院生涯發展教材。
這套教材呼應前
2
項需求,包含生涯理念、自我探索、職涯探索、
學涯發展、學職轉換、生涯籌劃、回顧展望等七個主題,引介大
鵬網、華人生涯網(
CCN
)、生涯與就業協助系統(
CVHS
)、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診斷平臺(
UCAN
)等生涯資訊系統給大專學
生,幫助大專學生培養掌控力、執行力、建構力、開放力和生命
力等
5
項生涯素養,用以提升
5
項學術與職業知能,進而完成
8
項生涯發展任務:發掘志趣熱情、建立才幹資產、掌握資源網絡、
勾勒生涯願景、實踐理想生活、展現行銷自我、準備適應職場、
持續建構調整等,藉以消解、轉化現今臺灣大專學生的「五不二
缺一沒有」現象。
大專校院學生職涯發展教材,於
102
年出版直至
105
年再版
歷經近
4
年的回饋與反思,教材的嚴謹度亦不在話下,內容豐富、
活潑、步驟嚴謹、理論對應與嘔心瀝血,為了提供大專校院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