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6
在社區寫下年輕成長的美好,記下留待他日感動的回味
讓青年說在地事、讓青年記在地事
讓青年知在地事、讓青年行在地事
「事」就是依附在這塊土地上持續運作的生活,就
是「文明」。「說記知行」就是傳承,從知識積累到經
驗擴散的參與。以文明行教化,「文化」得以生生不息。
生活,在「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之間,社區扮
演了重要的角色。擔負了共同情感聯繫與集體記憶的功
能。學習,不僅在學校,更在社區的安身立命中。
2014
年,感謝青年署讓我得以另種觀看世界的角度走入社區,靜靜聆聽青年在
自然與人文交會下譜成的樂章,或激昂、或輕柔、或古典、或流行⋯行至「新港社
區」,看到村落傳家寶因返鄉青年而彌足珍貴;步入「頂菜園」,感受社區人的熱
情如何感動學子,讓學習專業得以在地實踐;一路暈車到了「山豬部落」,美麗傳
說躍上立體地圖的動人歷史成為最好的提神劑。擁有我最青春的臺南,舊地重遊,
空間凝結的記憶從土地中漫出,透過這些年輕的生命彷彿看到曾經的自己。遙想,
今天的參與投入是否成為將來他們珍貴的存在,悠閒在「安平老屋」,想像傳統戲
偶再現風華的那種熱鬧。繼而穿梭巷弄、登上堤防,驚豔於時間穿越、水陸交界所
孕育的新舊融合,經由影片看到「山上」,也品嚐到美味,數位時代所能開啟的各
種可能,應是無遠弗屆吧!學習、分享、分享、學習。因為認識,所以瞭解,因為
瞭解、所以感動。因為感動,所以許下永遠守候這塊土地的承諾。感謝
2014
年我遇
見的美好,而錯過的,則成為永遠可被期待的未來。
李君如 委員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
社區行動計畫的核心價值在彰顯青年在公共事務參
與的主體性及在地扎根的行動實踐,因此青年社區參與
行動計畫如果沒有青年的熱情參與、創意表現與堅持自
信就失去意義。
103
年獲補助之行動計畫共
37
隊,本
人實地訪視了
13
隊,大致上青年團隊的主體策劃、熱
情洋溢與理想性值得肯定。但社區需求的掌握、資源連
結與捲動在地青年及居民的參與投入則有強化的空間。
社區行動過程中,我相信青年團隊一定嘗試到各種酸甜
苦辣,必然有滋有味。這種課堂外的修煉經驗,對青年的未來一定會有深遠的影響。
齊柏林電影「看見臺灣」電影開場旁白:「請不要訝異,這就是我們的家園∼
臺灣,如果你沒看過,或許就是你站得不夠高。」社區就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要關
懷它、愛護它。我期許青年社區行動計畫,能激發青年對社區的感動與融入,透過
不同的視角,貼近社區,加深對鄉土的認同,也因此可以更了解社區,更精準掌握
議題,做出積極貢獻。
林辰璋 委員
南華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