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Previous Page  72-73 / 11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72-73 / 11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70

71

業 師 的 話

郭明旭

/

大仁科技大學學生諮商輔導中心老師

這次的機會,促成我這幾年來跟著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深入屏東各個社區去推

展多元文化的機會,每次看著姊妹站在臺上介紹自己本國的文化,以及分享在臺灣

生活點滴的風采,我相當認同順柔常講的一句話:「我一直以來都認為新移民的舞

臺是姐妹的,我只是位領羊人,十年的歲月我最愛這些小小孩聽課的模樣,很真誠

的聆聽舞臺上各國媽媽的母國采風錄,那多元文化才會真的傳承下去!」姊妹們的

蛻變並非一蹴可及,那就透過不斷的衝破與退縮才有今天的成績,因為進入社區宣

導,姊妹面對的就是臺灣社會中普遍對於東南亞國家的歧視,所以她們要能站在臺

上跟著社區民眾宣導,要克服的不只是上臺演講的膽怯,更難的是,要先能克服自

己心理所存在的那道社會歧視的無形鐵網,唯有衝破這道鐵網,才能在社區裡面對

一連串對於新移民女性難堪的質疑與提問,也才能夠保持淡定地從容回答。當新移

民女性在臺灣是被看見,是被重視,且被平等的對待,我相信新移民姊妹都有機會

成為一個具有勇氣和智慧的實踐者,因此,這次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我們深入

社區藉由教育、活動、飲食體驗等等課程,讓社區民眾更了解新移民的生活和視野,

且讓更多的姊妹可以站出來進入社區,讓臺灣人看見南洋

MaMa

,進而瞭解、理解

每一個南洋

MaMa

母國的文化,使得社區居民學習不同文化的美好,且尊重文化的

差異性。

南洋青年努力用心服務 Go Go Go !!!

團員與業師討論活動方式

活動實況

義和農村生態學堂

大溪

Style

臺灣新鄉村協會

桃園縣大溪鎮

本計畫理念以「人與土地的連結」作為思考的起點,並串聯在地的學子,希望

以「農村生態藝術學堂」這樣的學習空間,做為人與土地的連結點,以「人+

土地=學堂」的概念,讓在地青年開始集合在地素材在移動式農村學堂作為人

文、分享、學習的空間。

計 畫 簡 介

以「人與土地的連結」作為教育活動的目標,我們計畫策略與構想從扎根著手再融入青

年團隊的創意。首先,在課程設計前的田野調查,深入與社區、農村居民接觸互動,為農村

開啟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的交流,串聯在地人文,分享在地故事,並作為青年此後在農村學堂

創作的能量(如木藝課程)。再進一步在課程設計方面以「人+土地=學堂」的概念為起點,

發展農村生態藝術學堂,並為當地青年的對象不同研發此兩種學程,作為學堂的教學課程:

一、生態藝術學程:(一)內柵國小生態竹屋。(二)大手牽小手木藝工作坊「中輟生、社

區兒童的手作課程」。透過傳統智慧的

手藝,與學生一同創作,讓傳統手藝更

向下扎根。二、農村小品學程有:(一)

田中央五感遊戲。(二)大溪小品集微

電影。打破在教室上課的框架,以「移

動式學堂」,大地資源就是在地教室!

(如在田中央上農村生態課)。在今年

我們共捲動在地青年十一位,其中七位

參與籌劃與執行,提升青年大學生活動

執行力與成就感;並且與在地協會、學

校或組織合作,透過教育活動所傳之正

面回饋,促進長期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