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業 師 的 話
林宥岑
/
臺灣茭白筍推廣協會常務理事
團隊成員們從
2013
年的
10
月份進入社區,到現在一年的時間,她們在彭國棟
老師的帶領下,跟著社區的人一起走訪社區、上課、溪流監測,也慢慢熟悉一新社區,
在忙碌的課業下,她們固定每周三進入社區,認識白魚外,也了解社區產業的運作
及發展。建造生態池除了需要老師傅砌石工法的智慧,也需要人力,團隊成員與其
同學們協助搬運石頭,有了生態池,吟詩綠曲茭白筍體驗園區多了供遊客認識生態
及白魚的地方,看到現在生態池復育情況,大家的努力有目共睹;此外,生態池也
是水質的一個指標,園區種植的茭白筍用生態池的水,讓該園區除了有機認證標章
外又多一項可以令消費者信賴的依據,有機、自然、生態逐漸為民眾重視,友善環
境是未來農業的趨勢,藉由計畫的實踐、舉辦遊程、建立社群網站,團隊在社區的
行動逐漸喚起青年們對農村、生態、農業的認識。計畫案中以生態為主,但團隊藉
由長時間的進入社區以及與社區居民培養感情,團隊成員除了生態外,漸漸熟悉茭
白筍的產業,甚至延伸到社區其他產業,在未來,期望能藉由團隊進入一新社區的
例子,吸引更多青年學子投入一新社區,建立學校與在地的連結,使社區注入青年
活力,青年也能藉此學習、認識農業與生態,互助互惠,讓大家看到友善環境的重要。
看著生態池從無到有,看著白魚從小魚苗至今已有將近 2000 多尾,
看著生命的壯大及延續,我們1992.6青年團隊感到無比的榮幸,「保
護環境,人人有責」從自身的參與讓我們更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
彭國棟老師在生態導覽課程中講解
團隊與社區居民林爸爸一同搬石頭,建
造生態池
透過遊程帶領青年學子進入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