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遞笑容
壯遊|微光島嶼
94
全民監督,企業不能自免於社會責任
過去人民多務農維生,與環境的關係至為密切,所以一旦土地遭受破壞,就
是生存條件遭到威脅,所以他們會基於「受害感」而挺身抗爭;現代人以服務
業與資訊業居多,工業化與都市化使得人們與環境的距離加大,所以人們不再
因為環境受汙染而有迫切的受害感。
但是另一方面,因為環境權觀念的興起,公民意識的提升,人們轉而比較
會基於「正義感」而抗爭,就算不是生活中的土地被破壞,也會感到憤怒。
Project Nesoi 訪問了日月光事件的居民們,就有人表示自己的生活幾乎不受
影響,因為自己不務農,也不喝後勁溪的水。但還是感到很憤怒,認為日月光
這種大企業,不能只顧賺錢,而忽略掉社會責任。
人民的環保意識和社區意識因為公害事件而凝聚,法律制度也因應修改,對
抗汙染環境的大財團力量愈來愈堅強。但光是社區意識或是制度的修改還有所
不足,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得要有「愛護這片土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