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出青年用教育創造改變的相信和投入社會改造的願意;社會福利(169)、社區營造及發展
(128)緊追在後。而環境保護及休閒服務計劃也有明顯成長。從計劃類別的消長,不難看出
青年的關心與社會的需要,越來越契合。
風火輪校園文化活化、白鷺鷥生態網站建立、布袋戲霹靂演出、溼地保育、網路教育系統
建置、原住民文化關懷及生活改善、螢火蟲生態保育、老人、小孩、單親家庭、身心障
礙...等的照護、青少年及兒童生命教育...,一個個非營利事業創業計劃,五花八門
的服務行動,對應的是解決問題、創造改變﹑提昇生活品質的希望。在GYSD的網站
(gysd.nyc.gov.tw)可以看到團隊的實際成果。
為通過初審的團隊辦理八場培力課程;3月初,1,600位青年,共同學習成長。課程設計重
點如後:1.GYSD精神和服務學習理念的傳遞與
紮根,2.志願服務方案設計及執行,3.團隊合
作:從團隊動力談領導與分工合作的奧秘
,4.行政配合與網路維護DIY。由問卷回饋得知,求知若渴
的團隊,感謝灌頂般的快速功力傳輸,期盼有更多
的琢磨,習得十八般武藝,下山嘉惠普世大眾;而
發展成熟的社團對初級課程的反應,彷如見著「老
太婆裹腳布」般不耐煩。我們也正在研究:如何用
同樣的課程、在有限的預算下讓初學者帶著基本技
巧、勇氣和熱情上路,作中學習;而成熟的團隊能
有一份使命,扮演積極的觸媒和經驗分享者炒熱一室溫馨。更重要的是,希望志工們體會自
動自發的情境,共生共謀的的需要;講者不會是當天要為課程精采度負最後責任的唯一,學
習本身也是一個學習。
課程結束,挑戰開始,團隊必須確保計畫構想能成為具體行動。以「不錯殺任何一個有熱
忱的團隊」與堅持「培養『認真態度』」的原則、「寬鬆決不馬虎」的態度複審。遺憾的,
129隊未能通過第二次審核。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