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Previous Page  104 / 22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04 / 22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傳遞笑容

壯遊|微光島嶼

104

1 │風車離住戶僅 100 公尺,影響健康

2 │與苑裡居民分享國外案例

3 │與梧桐基金會的成員們討論

4 │雲林縣大埤社區,以稻草為特色意象

5 │三結稻草藝術工坊

深入不同社區的永續規劃方式

屬於鄉村形態的永續環境,該用什麼方法,

發展出與都市不同的特色呢?

走入南投的桃米生態村後,發現社區上游的

乾淨水源,既是生物復育的基地,也可作為生

態觀察及環境變化之參考。中、下游的水經過

謹慎處理,也都能達到不同效用。社區改造之

初,便著手生態監控調查、施行生態工法,以

及河川溼地的護育,接著用原生種進行社區整

體綠美化改造。最後,藉由訓練社區人員的導

覽能力,發展生態旅遊及推廣民宿,成為一種

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在雲林三結社區,則有不一樣的玩法。當地

配合政府的植樹政策增添綠意,也著手整理雜

草叢生的公有地,讓村民認養、照顧菜園。「將

前段生產的廢料成為下段的生產原料」是永續

發展很重要的觀念。三結社區將收割後的稻草

重新編織成藝術品,甚至開設相關手作課程,

社區意識便透過這些活動逐日凝聚起來。屬於

雲林鄉村的永續發展,不是藉由巨額投資來完

成,而是靠眾人齊心、點點滴滴的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