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Previous Page  26-27 / 204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6-27 / 204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26

27

貼近底層尊重各界聲音

Glasgow

的另一個參訪機構是

Sunny G

電臺,這是最令若欣鼻酸的

單位,在空間不大的電臺裡坐滿不同年齡層的工作人員,有衣衫襤褸的街

友、西裝筆挺的大學教授、清秀和善的盲眼作曲家、酒精中毒的中學生,搭

配著電臺裡各式各樣的裝飾品,團員們完全讓眼前的畫面所震憾。若欣心裡

想著:到底是什麼樣的緣份才能讓他們聚集起來呢?聽著創辦人兼執行者

Rachel Smille

的說明,了解了整個電臺的運作,為了給社會弱勢一個發聲

的機會,經由當地人士的贊助、放送廣告並販賣自創產品來獲取經費,多年

來刻苦的支撐著,只為了更能貼近社會底層,讓各個階層都能夠發聲。

最後的一站

London

The Big Issue

,「工作人員發了一本雜誌給我,

讓我們推銷給路人,趁此體驗街友的心情與感受,路人雖然會投以同情的眼

社會企業不再是社會企業

研習團的參訪行程都讓若欣收獲滿滿,若欣認為社會企業對於社會議

題的解決是有助益的,當走到社會弱勢的一邊,才能看到像倫敦這樣的國

際型大都市也存在著的社會問題。

經過學習、成長之後,開始反思臺灣的現況,同行的王老師也提到:

「面對現在貧富差距持續的擴大,政府有可能來不及有應變的措施,而適

時的仰賴社會企業及非政府組織的協助,減緩社會弱勢的困境,這也許是

解決辦法之一。」

此次的參訪研習,若欣學習到社會企業不只有一種面向,食衣住行育

樂都有社會企業發揮的空間,英國的社會企業已經成了一種生活習慣。「當

你需要採買日用品而走進雜貨店,那是一間心臟病基金會的社會企業;到

餐廳用餐的時候,使用綠色環保的食材;喝杯咖啡,選用的是公平交易咖

啡豆,當有一天社會企業的概念融入生活中,或許就不會再有『社會企業』

一詞的存在了。」

光,卻沒有人選擇掏出現金購買雜誌,但街友們的臉

上還是掛著親切的微笑,與他們身上的髒衣服形成強

烈的對比。」受到太多次拒絕的若欣開始退縮也感受

到挫折,卻又更加佩服街友日復一日的毅力。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盛況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熱鬧情況

團員們的好感情

與文創藝術工作者的街頭採訪

贈送禮物給

CEIS

執行長

Gerry

TBI

熱情的街頭

vendor

合照

給讀者的話:

誠摯的邀請您透過這

本書籍,與我們一起遨遊

歐美社企之旅,並為臺灣

埋下社會企業成長茁壯的

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