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
的 是, 有 旅 人 退 房 時 間 到 了 但 還 沒 打 掃 完 畢, 於 是 留 下 來 將
房間打掃完才離去;會做木工的男生把不穩的椅子默默地修理
好;忘了倒垃圾就離去的旅人,還打電話來道歉。有時駐棧者
不在,會請旅人自己拿大門鑰匙自行入住,這麼信任又隨興地
「管理」原則,住宿費不但沒少過,還會有旅人自動留下收音
機等設備,自動修補小客棧的不足。這個單純的運作概念歷經
多位駐棧者仍一直沿用至今,很不可思議的是,至今小客棧在
收入上仍有盈餘,還有更多旅人在「小客棧」的臉書上寫道:
「這種客棧早就應該存在了!」
旅行,從信任獲得身心安頓
在 1 0 3 年 4 月劉崇鳳去了哈爾濱及廣西縱走之旅,她沿途
依 舊 棲 身 背 包 客 棧, 其 中 住 在 陽 朔 的 背 包 客 棧, 與 來 自 中 國
各地的男女共 8 人同睡一間房。這裡沒有人用保險櫃裝貴重物
品,還有男生把昂貴的相機隨意丟在床上就下樓聊天,沒有鎖
上房門,大家聊開了就相約去灕江徒步,當中有位初次獨自旅
行的小女生,也因為和大家共同徒步旅行 5 、 6 天後,汲取了
不同旅遊經驗,本來要趕著回家的她,後來勇敢地繼續背著背
包 旅 行, 每 位 背 包 客 都 帶 著 旅 行 故 事 前 來, 背 著 旅 行 故 事 而
走, 旅 人 的 心 都 在 那 客 棧 中 得 到 安 心 自 在。 善 良 和 熱 情 的 回
應,學習與他人相處和土地對話,這些都與劉崇鳳規劃的「小
客棧」相同。
從事文字創作的劉崇鳳感性地說,「小客棧」對她來說像
是一所學校,生活就是唯一的課程,在與來自臺灣各地甚至是
香港、新加坡的旅人共居的時光中,喜愛廚藝的人,會做早餐
77
壯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