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教授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希望能透過壯遊點的設置,以「再認識」、「再發現」、「再感動」、
「再創造」為原則深化遊學臺灣之核心精神。同時,由非營利組織或大專校院規劃具有特色
之主題活動,並結合地方產業、觀光網絡及公部門資源,提供青年認識鄉土、行遍臺灣,隨
時可深度學習的入門點。
這些壯遊點融合了藝術文史、在地生活、生態冒險、原民部落或節慶祭典等特色元素,
例如:有上帝部落之稱的「新竹司馬庫斯」,便是鼓勵青年以社會及公益方式認識司馬庫斯
部落運作,並加入責任旅遊元素,讓青年在旅遊的同時顧及對當地社會經濟、環境及文化上
的影響,以維護文化、保護環境、義務工作、協助弱勢群體及責任消費等方法,在旅遊中實
踐包容和尊重。另外,「臺北八煙」則透過火山、梯田和生態等豐富故事,以服務學習、體
驗和行腳方式,讓青年瞭解大屯山。或者「金門」是以多元化、生態主題式的活動策略,利
用自行車活動,戰地風情體驗一探金門珍貴完整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讓遊程更深入,讓青年
的體驗更豐富深刻。
亞里士多德認為「博雅教育」是一種自由公民才能享有的教育,這種教育的目的不在訓
練專業技術能力,而在培養廣博通達的智慧。它透過基礎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的教導,使受
教者具備良好的表達、推理、反省能力,以及對抽象藝術形式的感受能力,而「旅行」便是
能達到博雅教育的方式之一。
因為在旅行裡,青年們交換了故事,也就交換了生命的某種能量。當自己透過聆聽別人
的生命故事,而碰觸到自己內在的深刻經驗,這種共鳴感受就是所謂的生命感。這些生命的
碰觸會影響青年接下來的行動,強化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環境的思考與體驗,
豐厚了青年的生命故事。
暢遊壯遊點,豐厚生命故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