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明
自由作家,著有《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
上》、《哥本哈根設計現場》、《生命就應該浪費
在美好的設計上 Swiss Design》、《瑞士建築異
境》、《曼谷設計基因》、《風格之競曼谷:新黏
力城市崛起》、《相約粉樂町》、《設計.品》、
《城市.愛情.對手戲》等書。
12
旅行,往往會撞擊出人生的火花,這火花或許微小,不過正是誘使我們脫離生活常軌的
理由。小小的煙花在心中綻放,或許讓人驚奇、窩心、感動或徹悟……可是持續開出的「旅
行火花」,卻會成為人生最值得回憶的風景。
對大多數人來說,旅行出發當下,動機往往隱晦而模糊,心情忐忑而期待;沒有人能對
旅行十拿九穩,總有意料不到的變化。我們會隱隱感覺到脫離日常生活運轉之後,將為我們
的眼睛與心靈帶來新的刺激與體驗。而旅行的意義,則一直要到旅程展開之後,甚至旅程結
束許久,才會慢慢逐漸顯影。不管眼裡所見為何,旅途景色與感官享受,其實僅是次要;我
們所邂逅的「人」與隨機發生的事件,才是旅行時最重要的「主角」。這也是最終,我們必
須要走出家門,出發去旅行的原因。由於這樣的體悟,我們需要去「壯遊」。
17 世紀以降,歐洲青年時興在遠途旅行中開拓自己的視野,即是所謂「壯遊」(Grand
Tour);不離家遠遊,就無法發現文化的差異與新事物的特殊之處,達到「成長」目的。時至
今日,幾百年過去了,在網路時代,所有資訊似乎早已垂手可得,就算呆坐家中,也能盡悉
天下事。
不過不變的是,我們還是需要去「壯遊」。因為臉書、Twitter、Instagram 再精采,還是
比不上你親身的體驗跟感動。臺灣的年輕人很幸福,有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壯遊臺灣」行程
可參與,這些行程希望集結在地非營利組織之力,為青年朋友帶來深度體驗與感動,達到學
習與成長目標。我非常幸運,曾經嘗試了「大雪山鳶嘴稍來」與「南投中寮」兩個壯遊點行程;
體驗時間雖不長,卻讓人大開眼界,也深深佩服這些在地深耕的有志團體,為青年朋友規劃
了這麼有意義的行程,讓參與者可以再次發現臺灣、愛上臺灣。
從這些短短「出走」中,參與者很容易激發出對臺灣的種種發現與思考。於是我再次體認,
壯遊不只是遊山玩水,也是一種行動力、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實踐;從抽離日常生活的暫時「出
走」,體驗人的溫度、自然的壯闊、文化的厚度,以及生活的態度,再次找回我們對於自己
土地的熱愛。不管有沒有參加過「壯遊臺灣」,這本書都為讀者打開了一扇心靈之窗,揭示
了臺灣這片土地的豐碩與熱情,讓人能夠緩緩翻讀,歡喜臥遊。
每一次旅行,都是人生難得的積累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