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Previous Page  34-35 / 51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34-35 / 51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33

耆老協助指認文化故事確切的地點,

過去生活的領域一點一滴地勾勒出來

青年團隊進行廊道探勘

最感動的事

在參與過程中,看見

地方知識力量。

32

協 力 組 織 :

大仁科技大學

行 動 地 點 :

屏東縣瑪家部落

行 動 目 標 :

以參與式工作坊的模式,聽見文化每個階層

的聲音。

成果分享:

瑪家村經歷莫拉克風災後,族人遷居禮納里永久屋地區,深感

原部落的文化資產面臨弱化的可能,青年們進一步思考「廊道(古

道)」作為環境及生態保護、地方經濟發展的可能方向及願景。

透過部落的各項資源及人力連結,青年們討論出部落內外周遭

舊有的步道,可以再行修築,並藉由參與式工作坊、田野訪查的模

式逐漸凝聚部落集體共識,在藉由實際踏查週遭的動植物生態,作

為未來舊部落發展生態旅遊新文化的基礎資料,並成為未來體驗步

道的相關生態教育解說的基礎文本。初步的廊道計畫為:生態廊道、

夜間廊道、文化廊道、綠活廊道。

參與式的工作坊包括團隊成員工作坊、社區參與工作坊,並在

工作坊前後皆實際走訪廊道,且以

google earth

立體地圖標繪地點

及路線,逐步勾勒出過去排灣族瑪家部落的生活領域範圍。行動過

程中,青年開啟了對

vuvu

(爺爺奶奶)的對話,看見了部落知識

智慧的力量,激發了青年想投入部落工作的心情。

計畫雖要落幕,但團隊依舊持續行動,預計在今年

12

月啟動

第一場廊道體驗遊程,盼見未來能透過廊道體驗旅遊,幫助部落發

展,並協助青年人能留在自己的「家」持續服務。

圓圈型的座位方式,

最讓大家能輕鬆分享發言

生態廊道頂端合影

行動心得

透過行動,體認到青

年在社區中的義務與責

任。

足回瑪家體驗廊道計畫

董志豪、黃輝雄、卓利昌、王雅馨、胡哲豪

瑪家青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