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Previous Page  94-95 / 204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94-95 / 204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94

95

改變中的成長軌跡

3

個大男孩對於這趟旅程都有自己的改變及收獲,宏旭說道:「回到

臺灣,我漫不經心地瀏覽新聞時,目光總會駐足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

坡、印尼,這些國家已經和我有了聯結,這是我極大的改變。」這改變已

潛移默化的深入他們的血液之中;而身為

Lonely traveler

的淳懷,因比另

2

位夥伴早

2

天到達清邁,他也因此認識了不同的旅人,淳懷也在這些

旅人身上挖掘故事,透過這短暫的相處,讓他留下奇妙且印象深刻的回憶;

對於喜愛設計的脩文而言,到達泰國後細細的觀察泰國的房屋設計,這些

特有的設計忠實呈現當地的文化特色,將會大大的影響脩文未來的創作風

格。

1

趟旅行,

6

座城市,

23

天泰國行腳,

40

場深談,給了

3

個大男孩不

一樣的成長軌跡,改變你成長軌跡的那場旅行在哪裡呢?

華人,擁有國二的中文程度,也在去年暑假透過

AIESEC

到臺灣花蓮擔任

語言志工。在訪談中,

Champoo

分享了目前泰國大學培育人才的模式,

也說明近年來,由於與中國商業往來密切,幾乎所有泰國人都在學習中文。

傳統市場也是一個體驗當地文化與生活縮影的好地方,在這裡他們也

遇到了這趟旅程中值得一提的肉粽阿嬤,一個偶然他們在一家小餐車前停

下,對著一個用竹葉包成三角錐的物體而有熟悉的感覺,阿嬤以泰文介紹

著:「

bozhong

」,也因為這樣展開半小時的對話,肉粽阿嬤是由廣東潮

州移民至曼谷的華人,由於潮州話與福建話擁有相同文法及發音,只是語

調不同,因此他們就用著福建話及潮州話進行半小時的對話,肉粽阿嬤也

非常開心有機會可以使用家鄉話來個人交流,而藉由對話也發現到,泰國

華人在

1933

年的軍政府要求華人改泰國姓氏後急速在地化,而許多年輕

一代的華人也已經不會說福建話和普通話。

泰緬邊境的貿易市集,我們用著「不輪轉」的臺語跟同樣來自臺

灣的阿婆阿姨們,互相問候彼此

在泰國的第一個首都-

Sukhothai

的遺跡裡,平

均每

5

個遊客有

3

個是來自法國。

寺廟裡,往佛像「臉上貼金」的信眾絡

繹不絕。西元

2000

年,泰國佛教人口

已達總數的

94.6%

,遠高於第二名伊斯

蘭教的

4.6%

有著各式華人商號的

Yaowarat

(註:曼谷中國城所在地)

是許多泰國大企業的發跡地

佛說:緣起緣滅,緣聚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