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第2屆青年諮詢小組成果專刊
楊 昀 臻 長榮大學心理學系 從臺南市兒少代表到青年署青諮委員,年紀 輕輕的昀臻,在公共參與及為公共議題發聲 的經驗卻已相當豐富。但是看似對生活非常 有想法,又樂於參加各種活動、多方嘗試的 她,卻也曾經在高中畢業那年,對於未來的 方向感到迷惘。難道從高中畢業後只有直升 大學的一種選擇嗎?還是應該把握勇於向前 的青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面對心中不 停冒出的疑問,昀臻決定給自己一個喘息的 空間,在「gap year」這一年,比起進入校 園當起大學生,她更滿意自己青年署青諮小 組委員的身分。 因為當過兒少代表,昀臻已然很熟悉公部門 運作的思維和模式,她對自己擔任青諮的期 待和目標就是:要擔任政府與青年間「轉譯」 的角色,將艱澀難懂的政策,白話傳達給青 年知曉。她認為,青諮委員的定位應該是要 獨立於政府機關之外,且因為自身即有一定 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應該把握這個更大的空 間,針對觀察到的現況和青年的需求提出建 言,而非只是聽命於指令,一個口令才執行 一個動作。 但她也不諱言,自己當初會來遴選青諮, 其實也是抱持著要來學習和嘗試的想法, 像在今年,她跟著「青年社區參與行動 2.0 Changemaker 計畫」和「Let’s talk」計畫 跑了幾場活動,在現場或有機會與青年團隊 一起針對 SDGs 第 11 項-永續城鄉發展進 行共議、或僅是在一旁聆聽青年創新的想法 和計畫,透過參加活動直接吸收參加者當下 的回饋、意見,這種成長其實是雙向且正向 的,也令她深受啟發。 一邊從參與青年署的計畫中學習 一邊轉譯政府艱澀難懂的政策 56 5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2MT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