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 2.0 Changemaker計畫
社營 區造 很多人以為,「艋舺」一詞指的是整個萬華區,其實在過去,地方居民提到艋舺時,指的是龍山寺 一帶;往西南邊則是擁有著一片肥沃土地的南萬華,當地人稱這裡為「加蚋仔」。 加蚋仔地區鄰近許多尚未為人所知的古老建築,如楊氏、鄭氏古厝與地藏庵,其中有許多已經閒置 多年的空間需要重新整理,未來的發展與用途也有待共識凝聚與討論。此外,加蚋仔地區依舊保有 許多傳統社區文化,如興盛的宮廟與陣頭組織。這是源自於過去庄民祈求袪除蟲害,至今已經有百 年歷史的農曆三月十二繞境習俗。在現代化的生活模式下,每年逢加蚋仔年例繞境時,網路社群之 中必會掀起噪音及傳統文化的論戰—主張保有傳統文化與不希望生活受到影響的居民分為兩派進 行激辯。顯然加蚋仔迫切需要對於在地文化脈絡的重新理解、建立以情感認同為基礎的溝通管道。 近年來青年重返、新移居者進駐,成了加蚋仔社區串連的新動能,六庄團隊的青年社群也在這樣的 情境下逐漸成形,近兩年來社福組織、藝術空間、在地店家,與青年社群,透過各項聚焦社區文化、 在地生活的活動,彼此合作交流,有別於以往以鄰里為中心的新型態在地社群的網絡逐漸浮現。 透過一次次行動的累積,於實體以及網路平臺上形塑一個跨年齡層的意識、資源、訊息交流模式, 修補世代的隔閡,找回消失的記憶風景,然後建立在物質與經濟的循環之上,共構屬於在地新舊居 民共有的理想生活情境。 重新建構加蚋仔 青年世代的在地記憶 1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2MTUz